警惕直播帶貨火爆背後的“衍生騙局”
上海的苗女士看到朋友分享了一則某平台直播培訓的鏈接,點進去一看,竟是自己曾經報名參加過的某培訓公司,“花了三千多,啥也學不到”。她趕忙向這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“被騙經歷”,希望她不要“被套路”。(11月23日《解放日報》)
隨着直播帶貨火爆全網,一些直播帶貨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,他們往往打着網紅孵化,多少天就可以玩轉直播帶貨的旗號,招納學員。然而,等不少人本着學習直播技巧的目的交錢報名,很快發現自己似乎掉進了坑裏。一方面廣告裏所謂的“一對一”傳授直播技巧,最終變成了導師每天在學員羣裏發送語音和視頻,由學員自己聽自己看,自始至終學員都沒有機會和導師進行交流,更別説請教了;另一方面,導師向學員提供的培訓,都是一些很基礎的理論知識,基本沒有實操性的東西,而如果學員想進一步學習,就只能不停地交錢升級,結果很多學員交錢升級以後,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對方的“合夥人”,也就是招生代理。
在這種情況下,很多學員大呼上當,但已經繳納的培訓費根本不予退還,而説好一年的培訓課程,往往一週之內就結束了,學員羣解散,之前聯繫自己的銷售人員也拉黑了,留下啥都沒有學到的學員不知道如何是好。如此直播帶貨的培訓亂象,幾乎和網絡詐騙沒有兩樣,希望這種亂象也能夠引起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關注,加強監管和整治,不能任由其繼續忽悠下去。
像這種打着直播帶貨培訓的幌子,忽悠客户繳納培訓費的現象,更像是直播帶貨火爆下的一種“衍生騙局”,他們的主要目的,就是利用一些人急於掌握直播帶貨技巧的焦慮心理,忽悠報名費、培訓費。而且這種遠程培訓,一旦發現問題,要想維權也變得十分困難。
實際上直播帶貨並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和技巧可言,自己多摸索一下,慢慢也就掌握了。相關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、社會組織,也可以聘請專業人士、帶貨主播等開展相關培訓活動,提高公眾對直播騙局的警惕性和識別能力,進一步擠壓騙子的生存空間。
- 直播帶貨“翻車” 李雪琴們怎麼説2020.11.23
- 網信辦擬規範直播營銷 帶貨禁止數據流量造假2020.11.15
- 多地出現“註銷校園貸”新騙局2020.11.08
- 直播帶貨要走出野蠻生長狀態2020.10.28
- “直播帶貨”“搭售商品”將面臨網絡交易監管新規約束2020.10.21
- 國慶中秋雙節遊你準備好了嗎?警惕這些騙術!2020.09.28
- 註銷網貸賬户騙局激增 專門為年輕人“量身定做”2020.08.17
- 小心這些高考騙局 這五樣東西千萬不能“曬”2020.08.04
- 直播帶貨、社羣營銷……疫情加快住宿餐飲行業轉型2020.07.20
- 直播帶貨亟須規範步入法治軌道2020.07.10